固原農文旅推介大會蘇州啟幕,涇源黃牛“鏈”上江南餐桌
在健康消費升級的時代命題下,讓生態好物走向大眾、讓地域品牌連接全國,早已成為激活鄉村振興動能、彰顯地方發展實力的重要路徑。
10月18日,正值第34屆中國廚師節暨2025中國廚藝與餐飲博覽會舉辦之際,由中共固原市委員會、固原市人民政府主辦,固原市涇源縣人民政府、固原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走進清涼六盤·品鑒固原美食——寧夏固原市2025年農文旅推介大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作為本次盛會的展示焦點,涇源縣緊扣生態資源稟賦、農文旅產業融合、特色農產品產業培育的發展主線,攜“涇源黃牛”“香酥牛肉餅”等特色產品強勢亮相,全面展示其在高端肉牛全產業鏈發展上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

如今,消費者對美食的追求已從單純的味覺享受,延伸至健康溯源、文化內涵與特色體驗。而得益于六盤山脈豐厚自然饋贈的固原,正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天然食材寶庫。
固原地處祖國西北,寧夏最南端,平均海拔1500米到2000米,日照充足,水土潔凈。獨特的冷涼氣候有效抑制了病蟲害,孕育出脆嫩多汁、芳香甘甜的六盤山冷涼蔬菜,不僅暢銷粵港澳大灣區,還獲得歐盟認證,遠銷海外市場。色澤紅潤、營養豐富的六盤山牛肉紋理細膩、鮮嫩彈牙,馬鈴薯、胡麻油、紅梅杏、菠蘿雞等眾多優質食材,每種都蘊藏著獨特的風味與營養價值。六盤山還被譽為天然藥庫,黃芪、黨參、秦艽等道地中藥材品質上乘,與食物搭配渾然天成。
近年來,固原集中資源打造高端肉牛、夏秋優質冷涼蔬菜、優質馬鈴薯、中藥材四個全國基地,積極構建現代化食品加工和流通體系,并依托優質中藥材資源,將藥食同源產品研發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打造融合生態、健康和美味的特色食品產業鏈。與此同時,固原還支持企業在區外開設六盤山優質食材和特色餐飲連鎖門店,積極引進各類餐飲品牌,夜間經濟初具規模,餐飲門店遍布全域,首店經濟蓬勃發展,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服務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作為寧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態文旅特色市,固原市聚焦“紅色固原、綠色發展”定位,立足“紅、綠、古、特”資源稟賦,全力推動一三產業發展,現已走出一條全域、全季、全景、全鏈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四色固原”名片愈發閃亮。

在固原特色產業的建設過程中,固原市一區四縣立足資源稟賦,培育特色產業,形成了差異化、特色化的區域發展格局。其中,涇源縣作為重點推介代表,全面展示了其以生態優勢為底色、以黃牛產業為引擎、以文旅融合為路徑的特色發展模式。
涇源縣位于北緯35°黃金氣候帶,地處六盤山腹地,森林覆蓋率居寧夏首位,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常年超過每立方厘米8000個。全縣30余處自然景觀共同繪就“高原綠島”的生態畫卷,讓涇源縣獲得“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全國氣候宜居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等稱號。
除去四時各異、山水靈秀的自然風貌,涇源縣更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境內長城遺跡綿延,賡續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紅色血脈。在涇源,龍的故鄉因中華龍文化而久負盛名,柳毅傳書的故事傳唱千年,西部歌王王洛賓的“花兒”民歌高亢悠揚,口弦傳情、剪紙留影,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濃郁的民俗風情,展現著涇源人對生活的熱愛與智慧。
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涇源縣孕育出一系列優質農特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涇源黃牛肉,肉質細嫩、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素有“牛肉中的驕子”之美譽;林下食用菌、道地中藥材、五谷雜糧等綠色農產品,以其無污染、高品質贏得廣泛贊譽。好山好水成就地道風味,黃牛肉火鍋、香酥牛肉餅、涇源蒸雞、涇河虹鱒魚……一道道美食承載著人間煙火,讓游客在舌尖上品味涇源風情。
如今,涇源縣正聯合各方力量進行旅游資源深度開發、農特產品市場引流增效、文旅融合互促共進等領域攜手發力,持續深挖文旅潛力、拓展消費場景,共同提升涇源品牌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努力將涇源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生態休閑文旅目的地。

推介會現場,涇源縣不僅帶來了合作誠意,更帶來了看得見的品質與風味。借助展板、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涇源縣全方位展示了六盤山黃牛的生態養殖環境和標準化生產體系,以及代表美食涇源香酥牛肉餅的制作工藝與文化內涵,讓嘉賓沉浸式體驗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魅力。
涇源縣還特設涇源香酥牛肉餅現制展演區,從精選本地優質牛肉到手工和面、包餡、烘烤,全過程直觀呈現。剛出爐的牛肉餅外皮酥脆、肉餡鮮香,熱氣騰騰中彌漫著濃郁香氣,吸引眾多客商駐足品嘗、交口稱贊。
這一“可看、可嘗、可感”的沉浸式推介,將生態優勢、產品品質與飲食文化融為一體,生動詮釋了從牧場到餐桌的完整價值鏈條,也為后續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固原特色農業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品牌價值持續提升的基礎上,多方協同與渠道賦能正在成為推動“固原優品”走向更廣闊市場的重要支撐。活動現場,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江蘇省烹飪協會會長于學榮及蘇州南環橋市場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偉在高度評價固原農特產品的生態優勢與品牌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就深化產銷對接、拓展消費場景、提升品牌價值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各方一致認為,健康化、品質化、文化化已成為餐飲消費轉型升級的核心趨勢,區域特色農產品的發展需跳出傳統銷售模式,完善標準體系,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
在產品推廣方面,應聚焦市場需求,推動傳統風味與現代飲食習慣相融合。聯合名廚開展菜品研發,讓“固原味道”走進更多消費者的日常餐桌。同時,支持將固原特色美食納入國家級推廣平臺,結合紅色文化、生態旅游等資源,打造集“可食用、可體驗、可帶走”于一體的消費新場景,豐富品牌文化內涵,助力中餐出海。
在產業協作方面,建議結合數字化手段,構建“從源頭到餐桌”的穩定供應鏈體系,推動東部連鎖餐飲、團餐企業與固原生產基地建立訂單化合作,實現供需精準匹配。
此外,推動“固原優品”高質量發展,還需立足更高戰略視野。要以大食物觀為引領,構建多元、可持續的食物供給體系;以健康中國戰略為導向,開發低脂高蛋白、營養均衡的功能性食品。要加強人才支撐,提升從業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積極踐行“雙碳”要求,推進綠色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
從六盤山麓到太湖之濱,一場跨越千里的美味奔赴已經開啟。多方共識表明,今天的固原正以生態為底色、以品牌為引領、以產業鏈為支撐,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以本場推介會為契機,固原將持續擦亮“生態牌”、打好“特色牌”、做優“品牌牌”,攜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綠水青山的無限價值,讓“固原優品”香飄全國、惠及萬家,奮力書寫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