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上的RWA:破解跨境支付難題的“鑰匙”
2025年10月19日,第138屆廣交會第一期在廣州圓滿閉幕。第一期展覽聚焦新能源汽車與智慧出行等前沿題材,疊加“智慧生活”“智能制造”等熱門板塊,形成從零部件到整機、從硬件到解決方案的完整先進制造生態鏈,讓“新質生產力”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

在本屆廣交會第一期展覽中,智慧出行展區的群蜂大數據展臺圍滿了好奇的國內外客商。這家原本聚焦于智能停車、充電樁等大出行場景,提供物聯網支付結算、數據增值服務的企業,如今帶來了一項顛覆性的解決方案——基于RWA的跨境支付產品“群蜂交易助手”。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跨境支付作為智慧出行不可或缺的配套產品,正同步走向海外。傳統的跨境支付體系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實時結算需求。群蜂大數據近十年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深切感受到物聯網企業面臨的跨境支付痛點。

01 什么是RWA?
在廣交會現場,群蜂大數據的技術人員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解釋了RWA:將一座充電站的生產收益權通過區塊鏈技術轉化為數字代幣,就像將一整塊黃金熔煉成標準規格的小金條,方便全球投資者購買和交易。
RWA,直譯為“真實世界資產”,是指將現實中的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代幣化”,使其具備數字資產的交易、拆分與流通能力。
簡言之,RWA是讓“動不了、賣不快、投不起”的傳統資產,變得像加密貨幣一樣,可以小額購買、快速交易、跨境流通。
群蜂大數據開發的“群蜂交易助手”,正是將停車、充電等場景中的收益權轉化為數字資產,解決了物聯網企業跨境支付與數據增值融資的難題。
02 RWA的跨境支付優勢
傳統跨境支付存在著諸多痛點。中介成本高昂,傳統跨境支付中介成本占比高達30%~50%,結算周期長達3~7天。對于中小型物聯網企業來說,這嚴重影響了資金周轉效率。
RWA模式下的跨境支付實現了革命性突破。它能夠縮短支付鏈條,減少中介費用,實現秒級結算。
在東南亞市場,群蜂大數據的實踐表明,基于RWA的支付方案能將手續費降低60%以上。
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實現了交易自動化。當停車場完成出場支付,當充電樁完成充電服務,系統會自動觸發結算程序,實時將收益分配給投資者,無需人工干預,大幅提升效率。

03 大數據賦能RWA
在RWA生態中,大數據技術發揮著關鍵作用。群蜂大數據通過分析海量停車和充電數據,為資產定價提供精準依據。
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充電樁運行數據,包括使用頻率、能耗、收益等,形成動態資產畫像。這些數據上鏈存儲,確保真實不可篡改,為跨境支付提供可信基礎。
通過AI算法,群蜂交易助手能夠預測停車場或充電樁的未來收益,為資產代幣化提供定價依據,降低投資風險,增強市場信心。
04 改變大出行場景的游戲規則
對于停車、充電等大出行場景,RWA帶來的變革更為顯著。
在過去,中國85%的公共充電樁由民營企業運營,其中82%的運營商擁有充電站少于10個。傳統金融機構因資產零散、評估成本高而拒絕放貸。
現在,RWA將充電樁資產代幣化,使中小企業融資周期從3個月縮短至72小時,融資成本從年化15%降至6.8%。
在停車場景中,數字車位資產同樣展現出巨大潛力。湖北省近期成立了數字車位創新研究院,重點構建車位RWA系統,基于區塊鏈技術實現車位資產的確權、交易與融資全流程線上化管理。

05 未來前景與挑戰
去年8月,朗新科技集團與螞蟻數科合作在香港成功完成全國首單基于新能源資產的RWA,將朗新新電途平臺上營運的部分充電樁作為RWA錨定資產,融資金額約一億元人民幣。這一成果成為香港金管局沙盒項目進展中四個代幣化主題案例之一。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穩定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將為RWA帶來巨大發展空間。資產代幣化依托穩定幣市值增長帶來的潛在發展規模達3000億美元。
不過,RWA的發展仍面臨監管合規、技術標準、市場接受度等挑戰。不同國家對于數字資產的監管政策不一,跨國監管規則的沖突為全球化流通帶來挑戰。
盡管如此,前景依然光明。到2030年,全球資產代幣化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6.1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10%。

區塊鏈技術如同一條看不見的絲線,將中國的智能停車場、充電樁與全球資本相連,大數據則成為滋養這一新生態的血液。
在不遠的未來,當你在泰國使用中國建設的充電樁時,支付與清結算將在瞬間完成——這不再是科幻場景,而是正在發生的金融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