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100丨南通職大:依托國產工業軟件加速“摘金奪冠”
【編者按】為助力教育強國建設,構建行業多方共贏的生態合作體系,由中望軟件牽頭與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廣東省工業軟件創新中心、工業產品設計與仿真軟件創新聯盟、國家工業軟件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單位,聯合推出“標桿100”案例采集欄目,邀請100位教育行業標桿先行者,分享在培養國家戰略人才過程中的實踐和經驗。本期走進南通職業大學,以下根據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吳志強的教育實踐經驗整理。
南通職業大學始建于1973年,1983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舉辦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首批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優秀院校。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南通職業大學的“起家專業”和“拳頭專業”,是教育部、財政部“雙高計劃”專業群核心專業,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央財支持國家級實訓基地建設的依托專業、建設部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專業,是省高校首批特色專業、省品牌專業、省重點專業群核心專業。現有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智能建造技術、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等7個專業。畢業生倍受企業青睞,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8%以上,為南通及周邊地區建筑行業培養和輸送了近萬名優秀專業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南通職業大學由此享有“建筑鐵軍搖籃”的美譽。
戰略布局與區域產業賦能
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面對建筑裝飾、智能建造等區域支柱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迫切需求,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吳志強指出:“選擇與中望軟件進行深度戰略合作,是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關鍵舉措。”
面對建筑裝飾、智能建造等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迫切需求,學校將中望的建筑裝飾識圖、家裝工程虛擬仿真等國產工業軟件深度融入國家級教學資源庫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直接對接企業真實工作流程。此舉不僅精準賦能了建筑工程技術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更為南通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建筑裝飾產業升級,輸送一大批熟練掌握數字化工具、具備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促成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技術賦能與教學模式革新
傳統建筑裝飾教學長期面臨“高投入、高難度、高風險”的困境——實訓材料消耗大、復雜工藝難以直觀展示、現場操作存在安全隱患。中望系列軟件的引入,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關鍵鑰匙。
現在學生可以在虛擬仿真環境中反復進行戶型測量、材料搭配、水電管線鋪設等綜合實訓,失誤成本降為零,學習效率和探究深度卻成倍提升。吳志強院長表示這種“虛實結合、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可視、可操、可感的交互體驗,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培養了其數字化設計、識圖與施工管理的核心職業能力。
產業學院模式創新與資源共建
雙方共建的“中望產業學院”正式落地,成為集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技術創新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其核心創新在于“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
● 課崗融通:將中望軟件的技術標準融入課程體系,共同開發活頁式教材、實訓指導書,確保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無縫對接;
● 以賽促教: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標準和案例融入日常教學,以大賽引領教學改革;
● 課證融通: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課程學習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這一機制有效打通了“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讓學生在校期間即能接觸行業前沿技術,實現從“學生”到“準工程師”的平滑過渡,畢業生質量顯著提升。
國賽引領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合作的成效,在全國最高級別的技能競技大賽上得到了最直觀的檢驗。近年來,南通職業大依托中望軟件的平臺與技術支撐,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屢創佳績: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榮獲“建筑裝飾技術應用”賽項全國一等獎;2024年全國高等院校建筑工程圖應用技能競賽中喜獲一等獎;并于2025年衛冕全國冠軍。這些沉甸甸的金牌,不僅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最高肯定,更是學校“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人才培養模式成功的鐵證。
大賽的洗禮,反哺于日常教學,推動了項目式教學、團隊協作等模式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打造可復制的產學研生態
作為國產工業軟件深度應用的院校代表,南通職業大學對產學研生態融合有著更前瞻的思考和戰略布局。
吳志強院長認為,未來南通職業大學需要與中望軟件這樣的行業領軍企業、工信部電子五所等權威研究機構、以及各行業協會聯盟形成更強大的合力,并期望企業能持續提供前沿的技術平臺和真實的產業案例;研究所能在標準制定、技術認證上給予指導;協會能搭建更廣闊的交流與資源共享平臺。多方攜手,共同推動制定一批行業認可的教學標準和技術標準,將南通職業大學與中望的合作范式打造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間,為全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南通職業大學與中望軟件的合作,證明了國產工業軟件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巨大潛力。它不僅助力學子在全國大賽中摘金奪銀,更鋪就了一條通向未來的職業之路,為行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人才活水。這條育人之路,正是“標桿100”計劃所尋找的典范——當技術智慧與教育初心相遇,便能點燃產業升級的星火,照亮職業教育的新未來。
關于中望軟件
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國內首家A股上市的CAx解決方案商,擁有7大全球研發中心,深耕教育領域16年,為超4000所院校及8.5萬所K12機構提供專業人才培養支持。
關于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
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2017 年于北京成立,接受工業和信息化部業務指導,掛靠單位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秘書處設在電子五所,自成立以來,積極發揮行業紐帶作用,持續開展產業研究、公共服務、生態培育等多項工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工業軟件產業生態發展。
關于廣東省工業軟件創新中心
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11 家主要成員單位共同組建,中心于 2022 年獲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批復籌建,聚焦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卡脖子”技術攻關與生態建設,推動國產替代。
關于工業產品設計與仿真軟件創新聯盟
由工軟數創牽頭組建,院士領銜專家團隊,匯聚近百家單位構建全鏈條創新體系,主攻設計與仿真軟件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