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十年:深耕工業領域,引領AI新標準
2015—2025,不僅是海研科技的十年,更是中國制造業邁向智能化躍遷的十年。這十年來,中國智能制造從理念走向實踐,中國人工智能從技術驗證走向規模應用。
在這場深刻的產業變革中,海研科技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我們致力于將前沿AI視覺技術與工業制造領域的剛性需求相結合,從家電起步到家居,再到汽車新能源延伸,從國內應用到國際輸出,一步步成長為工業AI領域的系統級解決方案引領者。
在這十年間,我們見證了AI成長為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海研科技的每一步發展,都是中國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縮影;我們落地的每一個解決方案,都是工業AI規模應用的時代注腳。
01 以視覺智能扎根工業現場,讓AI在家電產線落地
2015年,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AI技術浪潮開始叩響工業制造的大門。在眾多潛在的應用場景中,海研科技一直在探索AI與產業最深度的結合點:如何讓前沿的AI視覺技術,成為支撐中國制造品質升級的可靠力量?
我們預見,隨著產品批量普及、供大于求、消費升級與個性化需求,未來的大部分產業都將進入柔性混產供給的方向,同時也看到,家電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相關制造典范,更早地面臨深刻的轉型: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產品迭代周期急劇縮短,生產線向“多品種、小批量、柔性化”演進。在這種高頻換型、混線生產的模式下,盡管企業懷揣著對“品質零容忍”的追求。傳統依賴老師傅“人眼+經驗”的質檢方式,已明顯成為制約品質與效率的瓶頸。

我們決定,要將視覺AI技術首先深度融入家電產線,系統性地解決從單一部件到成套產品的質量管控難題,這將是AI在工業領域創造核心價值的關鍵路徑。
基于這一洞察,海研科技自創立之初便堅定地深耕家電制造這一高價值典型場景。我們以解決產線上的具體需求為核心,開創了家電視覺外觀檢測的先河。

在這十年間,我們從單項突破到系統布局,逐步實現了對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白電和廚電的全面覆蓋,完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的全鏈條視覺質檢方案布局;構建起貫穿部裝防錯、總裝檢測到包裝溯源的核心工序閉環,實現對制造關鍵環節的全面賦能;更率先將AI檢測維度從“對物”延伸至“對人”,通過創新行為識別技術,從生產源頭杜絕人為失誤,構筑起人機協同的智能化質量防線。

2025年,海研科技AI視覺檢測方案落地海外,成功將AI視覺檢測解決方案輸出至國內某知名家電巨頭的東南亞工廠。針對當地高溫、高濕的復雜環境,方案展現了卓越的適應性,助力客戶在海外市場樹立了“專業、領先、簡單、省心”的品牌形象。這標志著海研的技術與服務不僅實現了跨行業復用,更具備了走向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如今,海研科技在家電行業視覺檢測應用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60%,服務了30多家全球頭部家電企業。在與家電企業攜手同行的路上,我們不斷追求“穩、準、快”的工業級交付標準,讓AI視覺系統成為保障家電產品品質、支撐柔性生產的核心基礎設施,為中國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夯實了質量根基。
02 從家電到家居,能力遷移與體系升級
在家電領域構筑起堅實的技術壁壘后,我們清醒地洞察到新的機遇。家電與家居制造,表面看似分屬不同領域,實則面臨高度相似的制造挑戰:大尺寸、多面體、高混產、低容錯。 這背后的本質問題,均是對“復雜外觀件進行規模化、標準化質量管控”的需求,也使得海研在家電領域淬煉出的復雜外觀檢測核心技術,具備了向家居產業遷移的通用性,海研在此領域積累的核心技術邏輯一脈相承。

基于這一判斷,我們于2019年將經過千錘百煉的視覺技術體系,戰略性延伸至家居產業,預研了行內首個封邊檢測系統。
經過多年技術投入和經驗積累,2023年,我們推出了高精度板材六面檢測系統,開創了行業先河,并將該系統成功部署于國內板材深加工龍頭企業。實現了在線實時檢測板材六面尺寸、孔位及表面缺陷,達成100%不良品自動攔截。該項目為客戶產線帶來了顯著效益,成功將海研的“工業之眼”植入了家居制造的核心環節。
2025年,海研科技已經構建起覆蓋板材六面外觀尺寸檢測、封邊檢測、雙面外觀檢測的全品類檢測設備,實現板材從封邊檢測、外觀檢測到終端檢測的全流程質控布局,并實現了相關產品的出口。

通過在家電領域的深度攻堅,再到向家居行業的成功拓展及海外能力的輸出,海研科技用實踐證明了其核心技術的通用性與戰略布局的前瞻性。
03 深耕智能制造,成為AI視覺落地工業場景的核心伙伴
隨著工業制造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轉型,AI視覺技術正從輔助工具演進為生產流程中的核心環節。作為工業AI視覺領域的先行者,海研科技始終堅信,有價值的AI必須深入產線、理解工藝、解決實際問題。十年來,我們扎根制造現場,將視覺算法與工業知識深度融合,讓AI成為品質管控、生產防錯、流程優化的標準配置。
2016年,首套AI外觀檢測系統落地頭部家電產線,實現對表面缺陷的智能識別,開創了家電視覺檢測的先河。

2017年,智能防差錯系統將AI能力從外觀檢測延伸至產品一致性保障領域,為家電行業大尺寸、混產場景提供全面質量解決方案。
2018年,“四碼合一”及柔性防錯系統批量應用,解決家電混產模式下的防呆問題,成為行業柔性生產的標準配置。

2019年,成功將視覺技術應用于汽車內飾、線束等檢測領域;同期,探索工業行為識別技術,并推出板材封邊檢測設備,開啟跨行業應用的第一步。
2020年,發布智能在線打印貼敷系統,率先在家電行業實現柔性混產線的自動貼標標準化,深化在家電產線的應用深度。
2021年,構建完整的煙灶防差錯及尺寸檢測體系,實現批量應用,將成熟的家電質檢方案成功復用到廚電這一新細分領域。
2022年,完成新一代洗衣機外觀檢測系統交付,實現家電行業高速、高精度的五面無損檢測突破。

2023年,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推出第一代板材外觀檢測系統,在國內頭部板材加工企業落地應用。進一步完善智能貼敷、自動打膠門系統的技術迭代。
2024年,在家電領域落地了從半成品到成品的成套視覺檢測體系。已全面在客戶產線集成運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質檢解決方案。
2025年,板材六面外觀尺寸檢測系統成功出海,將中國工業AI方案推向全球市場,并最先首創了行業從封邊、到表面外觀、到終檢尺寸外觀的全流程視覺防控體系。

從家電到家居生產到其他工業制造,從國內到國際,海研科技用一個個扎實的項目印證了工業AI的落地路徑。中國完整的制造業體系為AI提供了最豐富的應用場景,而AI的深度應用又催生了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標準。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海研對工業場景的深刻理解,是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更是對客戶價值的堅守。
04 體系與生態:從單點工具到系統級底座
十年深耕工業現場,十年砥礪前行,我們不斷創新技術,力求解決客戶實際難題。我們深知,單一技術突破已難以滿足制造業系統化升級的復雜調整。基于此,海研科技前瞻性地構建起"視覺為眼、自控為手、平臺為腦"的三位一體產品體系,完成了從提供單點工具到交付系統級智能底座的戰略躍遷。

【HiEdgeMind數字化云平臺】作為系統的智能中樞,深度融合云計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與邊緣端視覺裝備協同作戰,為柔性化生產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與服務支撐。
【視覺產品】通過AI處理與5G等傳輸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精準解決外觀缺陷、尺寸測量等傳統難題,更在大面積小缺陷檢測這一行業痛點上實現重要突破。
【自控產品】以智能貼敷、裝配、鎖付等核心模塊,推動產線向無人化生產邁進,同時通過設備互聯與數據可視化,為企業提供基于工業大數據的產線優化與精準調控能力。
這套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過程的焊、檢、貼、防、裝、控、運等全工序場景,通過對生產、質量、管理各環節的深度覆蓋,助力制造企業構建感知-決策-執行-優化”的完整智能化閉環。

十年間,我們累計獲得百余項核心軟著專利,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北京市“瞪羚企業”、中關村“金種子”企業等多項權威資質。這些成就既是對過往的肯定,更是激勵我們持續深化技術創新、夯實產業數字基座的前行動力。
05 下一個十年,繼續做AI的長期建造者
十年,是一個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點。站在下一個十年的開端,海研科技的目光始終向前。我們會繼續沉下心來“做正確的事”,通過持續構建扎實的技術底座,去迎接那個必將到來的、全面智能化的制造未來。
如今,制造業正迎來新一輪智能化浪潮。海研將持續夯實基礎技術平臺,推進AI在更復雜工業場景的深度應用。我們預見,未來的智能制造將突破現有邊界,實現跨行業、跨領域的知識遷移與能力復用。為此,我們正構建能夠適應多樣化需求的新一代工業AI系統,讓技術創新真正服務于產業升級的核心訴求。
這幅技術藍圖的背后,是海研持之以恒的使命:讓制造更輕松、更高效,讓美好的視覺與智能無處不在。 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技術的領先,更是技術的普惠。我們致力于成為客戶身邊專業、領先、簡單、安全、省心的伙伴,用穩定可靠的產品,將“客戶至上,創新為魂”的價值觀,落實到每一個項目、每一次交付中。
我們的終極愿景,是成為全球領先的視覺與數字智能產品專家。 這不僅是一個商業目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深知,通往未來的道路,需要長期主義的堅持,需要“先把基礎的事情做好”的耐心,更需要一群“正直擔當且卓越的人”攜手同行。
下一個十年,海研科技將繼續深入AI多場景應用能力與核心底座技術的提升,緊跟時代潮流,用前沿的技術的力量,推動中國與全球制造向智造穩步邁進。我們期待與所有同行者和生態一起,用扎實的技術和穩健的步伐,共同開創一個更高效、更精準、更人性化的智能制造新紀元,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