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AMHS企業加速進入12吋Fab廠,新施諾的破局之路
2025年9月25日,蘇州新施諾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受邀參加2025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大會,新施諾總經理王宏玉在大會上發表題為《共話AMHS國產化破局之路》的主題演講,全面分享了當前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AMHS)國產化進程中的戰略機遇、核心挑戰,以及新施諾“破局之路”的實踐路徑與未來展望。
一、把握時代機遇,迎接產業變革
作為國內AMHS領域的領軍企業代表,王宏玉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2024年全球新建晶圓廠中,42%位于中國,這為國產AMHS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
新施諾總經理王宏玉演講現場
與此同時,在國際技術封鎖與國內政策扶持的雙重推動下,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需求日益迫切,為本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寶貴的“窗口期”。此外,AI、數字孿生、新型材料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也為國產AMHS實現智能化、輕量化、節能化發展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然而,面對晶圓制造對效率、穩定性、潔凈度的極高要求,以及晶圓和搬運載具的高價值、對良率的高度敏感性,AMHS國產化仍面臨技術壁壘、整廠部署驗證難、復合型人才稀缺及核心零部件供應鏈危機等多重挑戰。AMHS是晶圓廠的“中樞神經”,任何一次宕機都可能導致整廠停產,損失巨大。因此,系統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是必須攻克的核心。
王宏玉坦言,當前國產AMHS推廣的最大障礙之一,是缺乏大規模實際生產環境中的驗證案例和現場運行數據。同時,精密電機、高性能驅動器、關鍵控制器等核心元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供應鏈安全面臨挑戰,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儲備也亟待加強。
二、新施諾的破局實踐:聚焦、合作、長期主義
面對挑戰,王宏玉表示,國產設備企業必須集中優勢資源,在關鍵痛點和技術路線選擇上實現突破,建立自身的“比較優勢”。在技術創新方面,新施諾已實現OHT輕量化設計迭代,并在控制器架構、技術路線及操作系統選擇上形成了獨特優勢,致力于打造更加穩定、高效、可控的國產系統。在生態建設上,新施諾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理念,通過供應鏈聯盟,深化與集成商的協同合作,推進戰略合作與產業安全布局,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共同驗證,推動公司和全行業的進階。公司不僅建立了高端人才引進與激勵機制,還通過校企合作、內部培養等方式持續構建人才梯隊,并積極參與行業交流與技術共享。
“AMHS國產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場需要耐心與毅力的持久戰。”王宏玉表示,新施諾將堅持長期主義,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業協同,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用創新技術賦能智能制造。他呼吁行業同仁攜手并進,共同構建安全、可控、創新的國產半導體供應鏈體系,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發展貢獻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