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簽唯一代表!法大大受邀出席TechLaw.Fest 2025
9月10日-9月11日,亞洲頂尖的法律科技年度盛會“TechLaw.Fest 2025”在新加坡圓滿舉辦。法大大作為中國電子簽唯一代表受邀出席,與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政府機構、監管機構、頂尖律所及科技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人工智能與全球法律合規等前沿議題。
(右一為法大大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法務官梅臻)
在“From East to West: Navigating Global AI Regulatory Landscape”專題討論會上,法大大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法務官梅臻與新加坡法學會副主任廖嘉敏及多位名企代表,就AI技術的發展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AI監管要求等問題展開深度討論。
梅臻在專題討論會上的觀點摘要如下:
●從法律服務與合規咨詢的視角來看,企業在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AI監管要求時,最常見的痛點可以歸結為:監管標準碎片化,合規路徑不清晰;責任歸屬模糊,法律風險敞口擴大;數據跨境流動與本地化存儲沖突;動態合規成本擠壓中小企業生存空間,以及技術黑箱與監管透明度的結構性矛盾五個方面。對此,梅臻提出了三大合規策略建議——建立“監管沙盒”機制、在AI研發階段引入“合規即代碼”(Compliance-as-Code)工具、利用管轄條款規避風險。
●中國在全球率先出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監管模式呈現出“發展-安全并重”的鮮明特色,并且在國際AI治理版圖中占據“先行者”地位。
●中國的AI監管框架,既不像歐盟那樣“一刀切”地抬高合規門檻,也不同于美國“先放后收”的行業自律,而是通過“分級備案+負面清單”實現精準管控,為全球提供了介于“強監管”和“軟治理”之間的第三條道路,是發展中國家在AI治理領域的重要參照系。
●未來幾年全球AI監管的“最大趨同點”是技術層面的標準化(風險分級+透明化),而“最大分歧點”是價值觀層面的主權博弈。企業需以“最高標準”設計AI系統,同時以“模塊化”應對分裂的監管格局,將合規轉化為進入敏感市場的競爭優勢。
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子簽名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法大大深耕法律科技多年,且早在2019年便前瞻性布局AI領域,成立AI實驗室,率先探索AI技術與電子簽名的深度融合。2022年,法大大在業內創新推出“合同智能審查系統”,以人工智能技術顯著提升合同審查效率,突破傳統流程中的效能瓶頸,贏得市場廣泛認可。
此后,法大大持續加碼AI,從新一代智能合同簽管平臺,到法務AI智能體,再到出海戰略產品Nota Sign全球簽平臺——法大大將AI能力全面融入產品體系,致力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電子簽及法律AI產品和服務。
今年一季度,法大大發布全新法務AI智能體iTerms Pro,該產品是法大大AI實驗室為國央企、中大型企業定制的AI合規新解法,具備深度接入DeepSeek、自研法律垂直大模型、法務場景開箱應用、專屬數智化法務專家4大優勢,匹配法務合規剛需,通過合同智擬、合同智審、履約智控、知識智理、法規智搜、咨詢智答、糾紛智策七項功能的AI升級,助力法務全鏈路管控合規風險,快速激活合規“智”驅力。
8月,法大大戰略出海產品Nota Sign全球簽發布,深度融合AI能力,能審查識別合同關鍵條款、發現潛在風險,還能在多語言、多版本合同中提供智能比對與建議,幫助企業快速做出判斷、規避合規偏差,重塑數字簽約體驗。同時,系統還能通過提取合同中的關鍵信息形成結構化的合同臺賬數據,并自動提醒關鍵履約節點,全面提升簽約全周期的透明度與可控性。
作為法大大的戰略出海產品,Nota Sign搭建了全球分布式數據中心架構,適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及數據合規要求,可為用戶提供多級別電子簽名能力,在出海業務的合同文件簽署效率與合規層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不僅如此,Nota Sign全球簽還正式發布了業內首個符合 GxP 要求的電子簽方案,開創國內 GxP 合規電子簽新實踐,全面滿足 FDA 21 CFR Part 11、EU Annex 11 等國際法規標準,為生命科學企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全球化電子簽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