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藜麥”區域公用品牌在第四屆中國藜麥企業家大會上發布
9月15日,第四屆中國藜麥企業家大會在河北省沽源縣舉行。會上,沽源縣重磅發布沽源藜麥區域公用品牌,叫響“打造中國藜麥領導品牌,打造世界藜麥產業中心”品牌戰略,助力藜麥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本次大會由中國作物學會藜麥專業委員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食品營養研究所和沽源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得到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品牌戰略工作委員會、中國(上海)國際藜麥創新中心、河北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華糖云商等單位和組織的大力支持。
沽源藜麥區域公用品牌戰略啟動儀式
搶抓藜麥發展機遇 打響沽源藜麥品牌
藜麥是一種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類糧食作物,被當地人稱為“糧食之母”。近幾十年來,其營養價值受到全球關注,有“黃金谷物”之稱。201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2013年設為“國際藜麥年”。目前,藜麥種植從南美洲擴展到北美、歐洲、亞太等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最早在1987年引入藜麥,目前是全球所有藜麥新產區里面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地方。全國藜麥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50萬畝,成為僅次于秘魯、玻利維亞的世界第三大藜麥生產國。
沽源藜麥產業正是在這波藜麥發展浪潮中崛起。沽源縣位于河北省壩上地區,屬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地處北緯41度黃金種植帶。全縣有耕地205萬畝,天然富硒土地42萬畝,平均海拔1536米,年均日照3000小時以上,晝夜溫差達14℃以上,這種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藜麥種植。近年來,沽源縣搶抓藜麥產業發展機遇,將藜麥產業作為全縣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系統部署了企業賦能、品牌賦能、市場賦能、文化賦能、國際賦能“五項賦能工程”,全力打造“中國藜麥第一縣”。目前,全縣藜麥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占到全國藜麥種植面積約1/5。
不過,據了解,藜麥發展雖快,但目前還是一個小品類。2024年,全球藜麥年產量約20~25萬噸,僅為燕麥的1%、小米的0.8%、小麥的0.0003%。目前我國內蒙古、河北、青海、甘肅、山西、新疆、云南等地均有種植藜麥,但還沒有出現全國知名品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品牌戰略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廣靜川認為,藜麥產業大有可為,沽源啟動藜麥區域公用品牌戰略,正是產業從“品質優勢”向“品牌優勢”跨越的關鍵一步。
為中國藜麥代言 為世界藜麥探路
本次大會上,沽源藜麥的品牌形象、品牌口號尤其引人注目。 “沽源藜麥 蛋白質高”朗朗上口,“金牌藜麥”熠熠生輝。據全國知名農業品牌建設團隊農本咨詢首席專家賈梟介紹,藜麥作為一個新品類、小品類,其價值沒有被社會廣泛認知。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買的人太少、吃的人太少。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非原產國,藜麥的市場還沒有被真正打開。這不僅是沽源藜麥大發展的阻礙,也是世界藜麥產業發展的共同難題。
“為藜麥代言,做大藜麥品類,是沽源藜麥創牌的重要使命。”賈梟表示,藜麥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蛋白,在高速增長的高蛋白食品市場上,必將成為冉冉升起的新星。沽源縣氣候與藜麥原產地南美安第斯山區相似,不僅能夠實現高產,還可產出優質、高蛋白的藜麥,1斤沽源藜麥的蛋白質相當于4斤牛奶。
“‘金牌藜麥’的品牌標志不僅寓意藜麥是‘黃金谷物’,也顯示著沽源藜麥的‘金牌品質’!”會上,沽源縣藜麥產業協會會長向永剛作為產業代表,發出了藜麥產業高質量發展沽源倡議。沽源縣北麥生態農業、河北藜小二農業等7家沽源企業獲得了沽源藜麥區域公用品牌授權。此外,沽源藜麥產業在科技、品牌、產銷等多領域締結了一批戰略合作伙伴。
“目前,沽源縣已構建起集品種選育、種植、加工、銷售、研發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獲評‘中國藜麥產業示范縣’。”中共沽源縣委書記趙贊在會上首先代表沽源縣委縣政府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并對沽源藜麥表達了四層愿景:第一,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國家提出健康中國戰略,藜麥作為高蛋白、高纖維的全營養食品,有“黃金谷物”之稱;第二,搭建藜麥產業交流合作的平臺,與產業鏈協同把藜麥產業做大做強;第三,促進藜麥行業高質量發展;第四,推動中國藜麥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他堅信藜麥作為小小的糧食作物一定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悉,接下來,沽源縣將高標準建設藜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藜麥良種良法推廣中心、藜麥加工企業集群中心、藜麥產品交易集散中心、藜麥營養科普教育中心等五大產業中心,引領藜麥完成從“小品類”到“大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為助力全球糧食安全與營養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