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釀“新生” 李錦記在成都迎來40名希望廚師新生
9月,俄爾木乃迎接他的開班儀式。
11年前的2014年,15歲的俄爾木乃結束了中考,在家人的支持下報名了“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精心準備面試,順利通過后,成為李錦記希望廚師成都班的第二批同學,在成都財貿職高學習中餐烹飪。后來,他順利畢業,進入成都的五星級酒店實習、工作,備戰高考。2018年,19歲的他,考入四川旅游學院深造烹飪。再后來,23歲大學畢業的俄爾木乃成為一名職業高中的烹飪專業老師,教授食品雕刻……
如今,25歲的他,第2次參加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的開班儀式,從受助者成為傳道受業解惑者——他不再是為自己的廚師夢而戰的涼山州彝族少年,而是為了更多廚師夢找到起點的青年教師:2025級李錦記希望廚師班主任。


圖:李錦記希望廚師新生和班主任俄爾木乃的合影
9月12日,在成都財貿職高的校園內,俄爾木乃和他的40名學生一同迎來了屬于他們的2025級李錦記希望廚師成都班的開班儀式。
希望釀“新生”
釀,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動詞:大米能夠釀造成酒,黃豆可以釀成醬油。那么,希望呢,它是否可以釀就夢想?答案是: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不僅可以釀造夢想,還能延續夢想。


圖:成都財貿職高校長成強(上)、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分享校企合作共育希望廚師的舉措,推動餐飲人才培養,勉勵新生
來自云南昆明的傣族女孩孫雅婷,她在開班儀式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去年初中畢業后,輾轉幾所學校的求學之路都過于曲折。終于,在今年7月,通過云南家馨社工服務中心了解到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后,抱著“想安安穩穩上學”的信念,參加筆試、面試。直到從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組老師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她心中的石頭才落地,“我已經是一名李錦記希望廚師了”。而今年的希望廚師面試,離不開15名李錦記希望廚師志愿者的協助。


圖: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組感謝參與2025年度面試志愿服務的希望廚師們
如今,開學近兩周的孫雅婷,在李錦記希望廚師成都班找到了安全感,“再也不用擔心交不上學費”“老師和學長學姐都很耐心熱情”“機會和鍛煉也很多,學到了不少”……這些不僅是孫雅婷關于李錦記希望廚師成都班的初感受,也是其余39名新生的第一印象。雖然大家報名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的初心不盡相同,但都在這里找到了“新生”:來自河南的馬楠楠,因為原生家庭的各種原因,他跟著姑姑姑父長大,想習得一門技術后能夠自力更生;貴州遵義的宋佳霖,想學廚后為父親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涼山州的彝族小伙子乃都有軌在媽媽“再難也要繼續上學”的堅持下,想通過廚藝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江西貴溪縣的汪子宇將同是老鄉的學長黃文翰作為自己的榜樣,也想搏得一枚世界級的烹飪獎牌。

圖:來自四川涼山州、貴州遵義、云南昆明、成都彭州的李錦記希望廚師新生舞臺上展示自我,迎接“新生”
同一時空,對于李錦記希望廚師古柏宇來說,他也將在9月迎來“新生”:作為2016級李錦記希望廚師,畢業后先后在成都希爾頓酒店,十域餐廳任職西餐廚師、西餐主管。現在他是成都興隆湖潤揚希爾頓逸林酒店的西餐主管,馬上要迎接自己的新身份——西餐副廚師長。開班儀式上,成都興隆湖潤揚希爾頓逸林酒店的總經理Dennis分享了這一好消息,也鼓勵新生潛心鉆研,以榜樣為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
共赴“錦”繡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對于40名2025級李錦記希望廚師而言,未來三年,他們將在成都財貿職高學習到關于川菜的基本技能,背后的歷史文化——這是中國味的傳承,與李錦記“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使命相得益彰。
李錦記始終重視餐飲人才的可持續培養,近年來,除了持續開展李錦記希望廚師外,還推出‘弘揚中國味’計劃,積極為年輕廚師提供交流的平臺。目前,李錦記贊助的優酷頭部綜藝《炙熱游戲:百廚大戰》正在火熱播出中,為更多有才的廚師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廚師們成為主角,站在舞臺的聚光燈下,詮釋屬于自己的中國味。


圖:李錦記希望廚師為《炙熱游戲:百廚大戰》綜藝節目打call
“味”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烹飪人才的可持續,在改善提高青年獲取技術和職業培訓上,離不開致力于職業教育發展的人民教師。李錦記深知這一點,于2017年啟動“李錦記企業獎教金”,先后在成都財貿職高、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上海中華職校3所學校獎勵兢兢業業為職業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9月12日,2025年度李錦記企業獎教金頒獎儀式同期在成都舉行,12名獲獎教師獲此殊榮。他們的獲獎獎杯也均由李錦記可持續“李”想計劃搜集的廢棄醬料玻璃瓶、塑料水瓶和超輕黏土再創而成。




圖:2025年度李錦記企業獎教金獲獎教師及獎杯
“李”想傳新味
如何讓李錦記希望廚師從專業廚師的角度感受廚房中的有意思、有溫度?這是李錦記可持續“李”想計劃今年傳播的重點。此次開班儀式也融入了不少可持續的巧思:從40位新生家中帶來的“家鄉土”,在成都財貿職高水的灌溉下,由李錦記希望廚師制作的可持續微景觀,是此次開班儀式上的亮點之一,而它所盛放的容器也來自于李錦記用完的醬料玻璃瓶。


圖:李錦記希望廚師新生帶來的家鄉土做成的可持續微景觀
自從去年3月,李錦記在成都啟動可持續“李”想計劃以來,作為核心志愿者的李錦記希望廚師們,始終堅持通過自己的廚藝技能、廚房綠色實踐向公眾傳播“有意思、有溫度的廚房”可持續理念。無論是可持續食材的處理,還是醬料空瓶變花瓶,廢料煥新生,菜單改收納,亦或是與餐飲企業“孔干飯”的聯名,打造可持續“李”想計劃中首個“有意思、有溫度的廚房”樣本;邀約李錦記經銷商、中國烹飪大師、餐飲企業加入成為“品牌摯友”——這一年多以來的嘗試,李錦記希望廚師在成都打造了一張全新的企業社會責任名片。而參與了可持續“李”想計劃的李錦記希望廚師們,在開班儀式上,也展示了這些具有人情味的廚房環創,將有意思、有溫度的氛圍拉滿。




圖: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助理經理甘昕鑫向大家介紹可持續“李”想計劃環創
“新生,既指2025級李錦記希望廚師新生,也代表著他們即將迎來的新生活,同時也蘊含了廚房中的舊物新生。” 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介紹,從2013年起,李錦記在成都通過希望廚師項目資助有550名有志青年學習中餐烹飪,幫助他們釀“新生”。而從2024年開始,李錦記又通過可持續“李”想計劃將希望廚師轉變為“有意思、有溫度的廚房”倡議者,讓中國味不僅通過食物流轉,也通過背后的人情味飄得更遠。 未來,李錦記將持續通過希望廚師項目培養青年烹飪人才,通過可持續“李”想計劃打造有意思、有溫度的廚房生態。

圖:希望釀新生,“李”想傳新味——2025級李錦記希望廚師在成都迎來新生
-完-
關于李錦記:
李錦記致力成為亞洲飲食文化的全球門戶,矢志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自1888年創立以來,李錦記已成為幾代人記憶中的味道,象征合家歡聚、共享佳肴的珍貴時刻。李錦記迄今已推出超過300種廣受全球消費者和廚師喜愛的醬料和調味品,成為專業廚師和家中大廚探索、創新和創造卓越美食體驗的伙伴。李錦記扎根中國香港,業務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秉承深厚的傳統、堅持卓越品質的承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永遠創業精神,李錦記致力為全球消費者創造卓越亞洲美食體驗。如需詳細了解,請訪問www.LKK.com。















